来源: 环保在线 浏览量:757
垃圾分类变身“流量IP” 谁说公益事业不能谈买卖
导读:87.4%的大学生支持垃圾分类,但是只有不到5%的大学生能够完全掌握垃圾分类标准。有6成大学生都表示,垃圾分类很麻烦,6成以上的大学生表示身边人的垃圾分类意识并不高。在做到“深入人心”以及“人人参与”这两点上,前者也只是行至中途,后者则还要加倍努力。当然,垃圾分类宣传站在“公益”点上面向全社会进行普及是必要的,垃圾分类站在“生意”角度调动广大社会主体参与也是重要的。
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的3支研究团队带来了超视觉垃圾分拣机器人,能够对多种可回收垃圾迅速作出准确的判断;同时,有机废物资源化研究团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研发的分布式餐厨垃圾能源化系统也在学院食堂正式“上岗”,经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随后转化为电力和热力。
当快递柜服务面临收费选择时,乐清市垃圾分类绿色积分开发了新功能——攒够积分即可兑换快递存储柜的使用权,得到了附近居民的一致好评。
废铁变艺术品,易拉罐被制成铝锭,西安市垃圾分类回收展览馆为各类废弃物提供了一条特殊的“再生”路径,旨在教育青少年养成垃圾分类回收习惯。目前,该展览馆已被省社科联批为陕西省社会科学实践基地。
来来去去,这些热点都跟垃圾分类联系在了一起。而实际上,“垃圾分类”本身作为一个“流量IP”,就足够引人注目。不过,这些还远远不够。
近日,一项有意思的调查研究显示,87.4%的大学生支持垃圾分类,但是只有不到5%的大学生能够完全掌握垃圾分类标准。是的,就是中青校媒公布的调查结果,900名大学生仍有近10%基本无法分辨垃圾类别。
调查结果还显示,有6成大学生都表示,垃圾分类很麻烦,6成以上的大学生表示身边人的垃圾分类意识并不高。但是好消息是,有86.1%的大学生会有意识学习垃圾分类知识,近半大学生会主动向身边人传递垃圾分类知识。
不可否认的是,垃圾分类宣传确实看到了成效,“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也到了收获季。但是也别急着嚷嚷“哪哪儿都能看到垃圾分类宣传,都快审美疲劳了,妥妥地视觉轰炸,现在谁还能不知道啊”,咱再回头看看人家的调查结果。
在做到“深入人心”以及“人人参与”这两点上,前者也只是行至中途,后者则还要加倍努力。这也是为什么,在垃圾分类推广上一再强调做好宣传这件事,做好普及和教育工作。当然,垃圾分类宣传站在“公益”点上面向全社会进行普及是必要的,垃圾分类站在“生意”角度调动广大社会主体参与也是重要的。
如何能够让企业积极参与到成本较高的餐厨垃圾处理产业中来;如何能吸引更多企业关注建筑垃圾资源化市场;如何能在危险废弃物处置高技术壁垒面前充分调动企业的创研热情;如何能让相关主体构建起严密的废旧家电、废弃电池、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置网络;如何能探索出一条经济性与环保型兼备的报废汽车回收处置道路;如何让废旧织物,以及废弃塑料瓶这样的低价值可回收物进入循环经济产业链......
这些都需要走向市场化轨道,补齐垃圾分类链条,打通“最后一公里”。垃圾分类已经撬动了百万经济,如何站在千亿级风口上,眺望撬动万亿资本的契机,需要的就是为“公益”和“生意”找到一线牵的变现价值。
为此,政策作为推手是不可或缺的。
截至目前,《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山西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山东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四川省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方案》、《甘肃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均已印发实施,更多城市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公开,意味着全国市级覆盖正在路上。
垃圾分类,一个需要全民参与的公益事业;垃圾分类,一场需要市场经济的环保“生意”,你参与了吗?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neibu.hbchanyelian.com/News-17241.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