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新的、全面系统的规划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土壤修复产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中国能建葛洲坝生态环保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生态环保战略目标,深耕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河湖底泥处置、软质地基处理、建设用地修复、农田整治等土地治理业务领域,以科技创新推动专业板块高质量发展。
01 以废治废——重金属污染靶向修复技术
2021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十四五”时期,大力推进大宗固废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强化全链条治理,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实现新发展。
为响应国家政策,公司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展开深度合作,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应用。针对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防治与安全利用的迫切需求,借鉴国际重金属污染防治前沿技术,通过理论研究结合工程应用,开发出了基于工业固废的亚纳米环境修复材料及相关装备,实现了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精准靶向修复。该技术先后应用于广州某垃圾焚烧厂、武汉南洋金地置业地块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湖南某河段重金属淤泥固化处理及嘉兴市某电镀污泥无害化处理工程等多个项目,获评2019年度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技术进步一等奖、2021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特等奖。
02 变废为宝——淤泥高效脱水技术
随着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的全面实施,清淤底泥处置成为行业技术难点和痛点。公司针对清淤淤泥含水量高,难以快速实现泥、水分离,且有害成份复杂等技术难题,通过自主研发,开发“淤泥脱水化学改性一体化技术”,在快速脱水的同时,还能对淤泥中重金属、病菌等有害物质进行固化稳定化或消解,将淤泥转化为具有一定工程强度的泥饼。该技术应用于云南滇池生态清淤三期、荆门竹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多个项目,实现了淤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该项技术被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并多次获得省部级、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03 “通途”之变——原位软基处理技术
我国沿海城市存在大量滩涂地,含盐量高、强度低、颗粒细,利用难度高,且存在一定的环境、安全风险。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用地紧张问题也日益凸显,如果能够改善沿海滩涂的地基强度,不仅能够清洁滨海水域环境,还能变废为宝,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用地短缺问题。
公司依据海泥相关特性,开展技术攻关,开发出海泥专用的新型生态固化材料及其配套施工技术,能快速降低海泥含水率,大幅提高抗压强度,与传统的高真空击密法和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法相比,降低工程成本30%,缩短工期15%,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该项技术入选2018年度武汉市创新产品目录,并获得中国能建2019年度科学技术二等奖。
04 行业突破——黄磷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建设用地安全风险问题日益凸显。2016年5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公司以创造和谐人居环境为目标,服务于各地方政府的城市化建设,先后承接了数十个建设用地修复项目,以优质的工程、过硬的技术赢得了政府、业主的一致好评。
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团队本着“自主创新、科技强企”的理念,不断突破技术瓶颈,给政府信心,让业主放心,使百姓安心。
2021年,公司承接磷化工遗留场地治理项目,土壤中存在黄磷污染,混有黄磷的土壤处置难度大,环境危害极大,严重威胁周边居民的安全与健康。其处置方法国内外都鲜有案例,更谈不上成熟的工艺和装备。为解决这一技术和环境风险都很大的难题,公司成立工作专班,在现场开展了多轮小试与中试,创新性地提出了氧化+精准控制燃烧的处置工艺,并研制出了智能化燃烧装备。这一工艺几乎完全避免了处置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和人员健康风险。项目圆满处置现场2000多方污染土壤,获评武汉市人工智能优秀应用工程奖。项目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中国能建葛洲坝生态环保公司将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以科技创新为发展之魂,以价值创造为发展之本,广泛对接各级政府和上下游产业链核心企业,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治理、荒漠化治理项目落地生根,不断在祖国大地上描绘和谐宜居的生态画卷。
来源:葛洲坝生态环保科技与信息化事业部、生态治理公司
撰稿:郭沨、程柳
编辑:庞书
校审:刘艳
原标题:科技赋能③|净土保卫战 我们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