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工信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到2025年,初步建立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制定200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重点制定基础通用、温室气体核算、低碳技术与装备等领域标准,为工业领域开展碳评估、降低碳排放等提供技术支撑。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协同降碳、碳排放管理、低碳评价类标准,实现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标准全覆盖,支撑工业领域碳排放全面达峰,标准化工作重点逐步向碳中和目标转变。
指南显示,多个关于水泥行业碳减排、碳捕集、碳排放核查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都在研究制定中:
在组织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面,重点制定烧结墙体材料、玻璃纤维及制品、绝热材料、建筑防水材料、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等建材行业重点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标准;
在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核算方面,重点制定水泥行业余热利用、水泥熟料的原燃料替代、水泥窑烟气碳捕集、水泥制品养护固碳等建材行业碳减排技术的二氧化碳减排量核算标准;
在产品碳足迹核算方面,重点制定水泥、预拌混凝土、石灰、玻璃纤维及制品、建筑防水材料、木塑制品、石材、石膏制品、水泥制品、菱镁矿等建材行业重点产品的碳足迹核算标准;
在低碳设计方面,重点制定建材行业硫(铁)铝酸盐水泥等低碳水泥设计、铸造行业低碳园区设计、电子行业低碳工厂设计等标准;
重点制定碳排放数字化管理平台、智能分析检测技术等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标准;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相关的技术与装备标准;工业炉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钢渣脱硫石膏用于水泥企业等产业链协同降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