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环境』公众号推出减污降碳专题,将以多样化的形式解读宣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最新战略要点、政策要求及典型案例,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技术方法和工作路径,助力建设美丽上海。
为积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根据《上海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沪环气候〔2023〕12号)和《关于征集上海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的通知》(沪环气候〔2024〕11号)的要求,经各单位自愿申报、综合评估和专家评审,择优选取了30个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优秀案例。
天然气作为化石燃料具有清洁高效、储运便利等优点,是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气跨地域输配过程中,通常采用高压输送的方式以确保储运的经济性,而在下游用户端,用气设备对天然气的压力需求则相对较低,因而在天然气储运、处理过程中需要对高压天然气进行减压,这一工艺流程中的压力能开发潜力丰富。余压发电机是天然气压力能开发的核心装备,本案例中的天然气余压发电装备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自主研发,作为中石油首台套天然气脱水脱烃工艺余压发电装置投入工程化应用,填补了目前国内中高压压力能回收装备领域的空白。
在技术创新层面,本案例装备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技术上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创新性。通过自主研发,突破了“高压工艺透平轴系轴向力平衡方法”“高压工艺透平密封结构设计方法”“面向波动及多支路联动供气的控制策略”三项关键装备技术,具备了高压力天然气压差发电机组装备工程化应用能力。
在应用方面,完成了机组从设计制造到测试投运的全部工作,已于2023年实现了国内首台套高压力湿天然气压差发电机组工程化应用的攻关目标。机组产品通过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鉴定,综合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装备通过回收压力能并转换为电能,代替原有天然气减压工艺装置,提升工艺流程能效,从而降低碳排放。项目机组向场站供电85万千瓦时/年,且经过当地电力、环保等部门认定,场站内回收的此部分电力被认定为绿电,享受绿电政策优惠。同时案例使用透平膨胀机组代替J-T阀实现减压,减压降温效果更佳,降低了其他动设备(压缩机等)工艺参数与公用功耗,场站更新工艺后年节电170万千瓦时。该项目直接经济效益300万元,经济回收周期仅为1年,大大提升了节能装置的经济可行性。
原标题:减污降碳|上海第一批减污降碳案例④:天然气余压发电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