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中链企通环保网 > 新闻资讯 > 李小琴:“三位一体”力破高盐废水处理难题,资源化拓宽化工企业增收渠道

李小琴:“三位一体”力破高盐废水处理难题,资源化拓宽化工企业增收渠道

2025-07-10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3

  时值化工园区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关键之年,环保在线携手荷瑞展览于2025世环会同期重磅举办了“第二届化工园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论坛”,集聚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智慧,携手翻开绿色可持续新篇章。
 
  在现场,以《攻克化工废水处理难题:高盐+高浓度废水全流程解决方案》为题,广州桑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桑尼环保”)总经理李小琴的演讲反响热烈。聚焦污水处理领域的世界性难题,李小琴分析了传统高盐废水处理技术的缺陷,并分享资源化全流程治理经验,为与会嘉宾展示高盐废水的高值回收路径。
 
李小琴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减排压力层层传导,治理方案亟待更新
 
  高盐废水产生自钢铁、冶金、煤化工、制革、制药等产业,含有大量氯化盐、硫酸盐以及氨氮、悬浮物、重金属离子等,有机物浓度高,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不仅破坏水生态系统,而且还会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
 
  梳理《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李小琴指出,为实现“双碳”目标,国家层面对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能耗控制要求将愈加严格,而排放量大、成分复杂、治理难度大、治理成本高的高盐废水已经成为有关行业不得不跨过的一道坎。“到2025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左右”等目标的提出,以及分质处理刚性约束要求,则意味着废水回收利用的深度还要进一步提升。
 
  “但就目前来看,传统高盐废水处理方案已不能完全满足这些新标准。”结合技术研发经验,李小琴分析认为,行业常用的“简单预处理-蒸发-中水回用”方案,普遍存在着前半段有机物残留浓度高、易堵塞,中段能耗大、运行成本高,末端易产生杂盐等危废等问题,不仅难于实现达标排放,还有可能导致能源浪费与二次污染,需要进行系统性改造升级。据悉,自1990年深耕水处理领域至今,作为桑尼环保的创始人,李小琴已经在高盐废水处理上取得突破,开发并推广等多项创新型使用技术。
 
  其中,高效高盐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有效解决预处理效率低、膜污染难题,将COD去除率提升至85%+;危废杂盐无害化回收工艺,最终产物占比已经超过90%。
 
  据李小琴介绍,桑尼环保是一家专业从事高难度废水治理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及政府公共项目的废水治理提供解决方案,服务年限超过8年,帮助客户节约成本过亿元。目前,桑尼环保推出的MEO3 +膜分盐+ SHDI全流程解决方案已受到广泛认可,凭借高效预处理技术、自研核心材料、三级膜分盐系统等,逐个击破了高盐废水资源化各环节痛点。
 
  全流程解决方案赋力:打造三位一体架构,兼具经济与环境效益
 
  为了让从业者更全面了解该方案的优势,李小琴结合工程实例对其进行了细致解读,并解释了为什么“预处理减负荷-精准分盐-资源化利用”三位一体架构对于推进工业废水循环利用与节能减排有着重要意义。
 
  其一,核心技术。
 
  本方案核心技术为“MEO3高效预处理技术”,耦合“FCM催化自电解反应器+臭氧催化氧化耦合反应”两段式处理路线,突破了单一臭氧氧化的盐效应抑制瓶颈。实际应用中,不仅可以根据水质浓度需要,无限多途径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等,为后续膜分盐和蒸发结晶创造优质进水条件,还因为电能主要用于自由基激发而非无效产热,能够有效提升能量利用效率。在TDS≥30000 mg/L的高盐废水中,该技术COD去除率可较传统工艺提升20%-30%,且相比之下运行成本更低、操作管理更简单。
 
  其二,自研核心材料。
 
  FCM-IV 创新催化自电解材料,是桑尼环保专为废水治理研制的最新一代一体化催化自电解环保材料,密度可以达到1.2-1.6g/cm3,微孔发达、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强,反应速率和净化效率更有保障,且不钝化,不板结、不堵塞,消耗量少,能够显著降低投入运营成本。
 
  SAO3系列臭氧催化剂,具有吸附富集、催化活化、活化协同作用三方面优势,既能高效富集水中有机污染物,又能催化活化臭氧分子且大幅度提高臭氧传质效率,取得超出预设的氧化降解效果。比在没有催化剂的条件下,臭氧催化效率提高4倍以上,比同类催化剂效率高30%-80%,而且仅需冲洗干净就能恢复活性,使用寿命更长。
 
  其三,三级膜分盐系统。
 
  采用“超滤预处理→纳滤分盐→反渗透浓缩”三级膜分盐技术,可实现高盐废水中单价盐(如 NaCl)与多价盐(如Na2SO4)的精准分离,为后续蒸发结晶提供优质原料,推动盐分资源化利用。其中,纳滤操作压力仅0.5-1.0MPa,较传统分盐工艺节能50%;RO段配置PX能量回收器,浓水压力回收率>90%。
 
  其四,SLTF结冰高倍浓缩及蒸发结晶技术。
 
  主要集成了SLTF结冰高倍浓缩与MVR/MED蒸发结晶,前者可大幅度降低浓缩成本,将水结晶分离后自然融化得到纯净水,回用于生产,后者可使结晶盐纯度达95%以上,将浓缩液最终转化为固体结晶盐,减少危废处理量。其中,MVR适用工业园区分散式高盐水处理、新能源锂电废水处理、制药高盐废水处理,MED适用大型煤化工企业、氯碱化工企业、有废热蒸汽可用的石化企业。
 
  李小琴表示,经上述流程处理后,高盐废水中将析出工业再生盐、玻璃体材料等。工业再生盐可用作印染行业促染剂、制酸/碱高值化、制碳酸钠高值化。玻璃体材料则能够作为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场导气层或导排层的替代材料、路基材料、混凝土骨料、混凝土掺合料、喷砂原料或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压裂支撑剂进行资源化再利用。
 
  以年处理规模1万吨的项目为例,使用桑尼SHDI技术处理,年产玻璃体约2.1万吨、4MPa蒸汽2万吨,各项成本投入约2000万元,预期收益约3950万元,利润能够达到1950万元,投资回收期约3.07年。(注:实际还与玻璃体、蒸汽售价和杂盐处置费等相关)
 
  以技术创新促高盐废水资源化,筑绿色化工未来
 
  当前,在“零排放”政策倒逼与资源化经济性提升的协同作用下,高盐废水资源化利用行业底层逻辑已发生改变,绿色化、资源化、高端化技术持续涌现,将为化工产业绿色转型注入新质生产力。演讲的最后,李小琴表示,产业升级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未来仍期望与行业同仁携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neibu.hbchanyelian.com/News-49602.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