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中链企通环保网 > 新闻资讯 > 母公司重整计划被否 杉杉股份回应称目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母公司重整计划被否 杉杉股份回应称目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2025-11-06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13

  11月4日,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杉杉股份)正式公告称,经债权人和出资人分组表决,《杉杉集团有限公司和宁波朋泽贸易有限公司重整计划(草案)》(下称《重整计划(草案)》)未获表决通过。其中,职工债权组和税收债权组表决通过,有财产担保债权组、普通债权组和出资人组未通过。后续,管理人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等法律法规继续推进重整工作。
 
  重整几经波折 “江苏船王”入局计划搁置
 
  今年3月20日,杉杉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朋泽贸易被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裁定进行实质合并重整。5月15日,杉杉集团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债权人委员会推选方案》《债权人委员会议事规则》《投资人遴选小组筹建方案》《采取非现场方式召开债权人会议及表决的方案》。5月30日,杉杉集团和朋泽贸易合并破产重整案第二次债权人会议以书面会议形式通过“破栗子破产案件一体化管理平台”会议系统召开。6月9日,杉杉集团及全资子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启动。
 
  9月16日,经管理人申请,鄞州法院作出(2025)浙0212破12号之一《民事裁定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七十九条第一款、第二款之规定,裁定重整计划草案提交期限延长至2025年12月20日。至9月底,杉杉集团、朋泽贸易、鄞州法院指定的合并重整案管理人与江苏新扬子商贸有限公司、江苏新扬船投资有限公司、厦门TCL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等重整投资人组成的联合体签署了重整投资协议,确定重整投资人拟通过“直接收购+与服务信托组建合伙企业收购+剩余保留股票表决权委托”三种方式合计取得杉杉集团、朋泽贸易持有的杉杉股份23.36%股票的控制权
 
  如这份重整投资协议和《重整计划(草案)》获批并顺利执行,杉杉股份的控制权将发生变更,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投资人持股平台,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任元林先生。不过,到杉杉集团和全资子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第三次债权人会议表决,《重整计划(草案)》突然被否。有分析指出,此次杉杉集团重整,三个投票主要组别都没有通过,法院强制批准计划的可能性偏低。这意味着,杉杉集团重整之路,或将就此搁浅。
 
  《深圳商报》分析称,此次重整未获通过或与曾参与其中的赛迈科的诉讼有关。此前10月15日,赛迈科向宁波市鄞州区法院提起诉讼,称其与江苏新扬子商贸组成联合体,参与了此前两次杉杉集团重整投资人遴选。然而,新扬子商贸联合体确定入围后,却将赛迈科“踢”出局。
 
  据悉,有意愿参与杉杉集团此次重整的任元林,在业内有着“中国民营船王”的称号,是扬子江船业的创始人。签订重整投资协议的几家公司中,扬子江金控是扬子江船业于2021年分拆出来的投资业务部门,于2022年4月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新扬子商贸作为扬子江金控旗下的主要国内投资平台,对外投资企业达57家,涉及金属、船舶、化工、新能源等行业。
 
  杉杉股份保持独立 锂电业务业绩向好
 
  杉杉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杉杉集团、朋泽贸易后续能否重整成功尚存在不确定性;后续重整实施可能导致其在公司的股东权益发生调整,进而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动。公司将持续关注上述事项的进展,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不过,杉杉股份同时强调,目前,公司控股股东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公司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公司与控股股东在资产、业务、财务等方面均保持独立。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本次事项目前未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实质影响,后续公司将持续努力做好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以保障上市公司稳健经营。
 
  公开资料显示,杉杉股份成立于1992年12月14日,于1996年1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已经成为国内锂电材料龙头企业之一,业务覆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具备全产业链优势,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 - 电池 - 电池化学品,涉及偏光片、共享经济、创投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截至10月30日统计数据,2025年三季度,杉杉股份营业收入148.09亿元,行业排名5/44,高于行业平均数65.2亿元和中位数48.45亿元,行业第一名中伟股份332.97亿元,第二名格林美274.98亿元。主营业务构成中,偏光片57.33亿元占比58.15%,锂电池材料41.18亿元占比41.77%,其他930.63万元占比0.09%。其表示,公司业绩改善主要受益于偏光片业务高附加值产品出货量显著提升,同时负极材料业务通过推进一体化大基地产能释放、生产工艺优化等举措实现成本有效优化。
 
  行业大背景中,2025年以来,全球电动化与储能需求的双重拉动,让锂电行业摆脱了2024年的低谷期,进入“复苏-繁荣”的新阶段,且这种复苏并非单点突破,而是全产业链的协同增长。于是,作为锂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之一,负极材料行业的复苏态势尤为明显。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上半年杉杉科技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领域的出货量稳居行业第一,市场份额高达21%,这意味着每卖出5吨人造石墨负极,就有1吨来自杉杉股份。
 
  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杉杉股份在芬兰建设的1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项目进展顺利,已通过EIA(环境影响评估)环评公示。这一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杉杉股份辐射欧洲新能源汽车、储能市场的重要基地,有效降低关税、物流成本,提升公司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此外,杉杉股份还与Falcon Energy Materials plc.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拓展天然石墨材料市场,进一步完善全球供应链布局。
 
  海内外市场突破连连,杉杉股份作为锂电相关细分领域的技术领先者,有望凭借产品优势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申明:本站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环保在线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neibu.hbchanyelian.com/News-53432.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