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新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启动的消息引发很大关注。
11月15日,第三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共组建10个督察组,对8省市、5央企开展督察。按照以往惯例,督察组全部进驻后,生态环境部会发布一则通稿,宣布全部实现督察进驻的同时,也会把举报电话公布出来。
11月19日,这则通稿来了。当天,生态环境部发文,随着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北京市动员会在北京召开,第三轮第五批10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全部实现督察进驻。
在这篇文章的末尾,生态环境部公布了“第三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驻一览表”:

在这个表格中,显示有8个例行督察组的值班电话和邮政信箱。通过这些值班电话和邮政信箱,您就可以联系督察组,向他们举报了。
不过,还有几点需要注意的,“环保圈”在这里友情提示一下:
01 不是每个督察组都能联系
这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比较特殊,除了8个例行督察组,还有2个专项督察组。
这里边,只有8个例行督察组是有专门值班电话和邮政信箱的,2个专项督察组没有。也就是说,有关大运河专项督察的问题,暂时还没有办法举报。
02 注意举报时间
根据工作安排,8个例行督察组的进驻时间是1个月。从11月19日算起,大概是到12月18日左右。只有在进驻期间内,这8个例行督察组才会设立专门值班电话和邮政信箱,受理相关信访举报。
所以,有问题需要举报的,请注意受理期限,千万别等督察组进驻结束了再去,那样就来不及了。同时,督察组每天的工作时间也是有限的,受理举报电话时间为每天8:00—20:00,一定要在这个时间内拨打电话。
03 通话时间有限制,注意精炼内容
为了保证让更多人都有机会打通举报电话,督察组不会没完没了地接听某一个人的电话,而是设置有时间限制,一般一个电话的接听时间是5-6分钟。所以,为了在这短短5分钟时间内尽可能表达完整、清楚,举报人最好提前把举报内容进行梳理、精炼,尤其是“地点”这类的关键信息,一定要表达清楚,方便督察组按图索骥,找到确切位置。
04 举报电话打不通怎么办?
以往经常有这种情况,举报人太多,电话占线,打不通。督察组建议,大家可以来信举报。不管是来电还是来信,督察组重视的程度是一样的,而且来信还可以把问题说得更清楚。
每一封来信,督察组都会有专人阅读梳理,将其提炼成简明扼要的举报内容说明,录入到“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信息化系统”里,然后转办给地方。
所以,建议大家写信的时候也要精炼内容,字迹要清楚,内容逻辑性要强,突出重点信息。不要动不动就从二三十年前说起,然后关键信息隐藏在角落里,要方便督察组捕捉到。
05 所有的举报都会被受理吗?
不是。
有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举报内容不被受理。这种情况意味着,你所举报的内容,不属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的对象。要知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主要管的是“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您如果举报一个纪律问题、治安问题,大概率人家是不受理的。
对于这种“不属于受理范围”的信访举报问题,按照规定,督察组将交由被督察地方处理。也就是说,这类问题将被交给地方。比如你举报的是北京市的问题,那就会交给北京市去处理。至于后面的处理结果如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就不管了。
06 已经被受理的举报,督察组会重视吗?
会的。
可以肯定的是,您的举报一旦被受理,督察组就会“一跟到底”。不管是来信还是来电,信息记录下来以后,都会有专人将其整理成“举报受理转办清单”,并转办给当地政府。对方接到转办清单后,要同步开展“边督边改”的工作,并将边督边改的情况每天在省级电视台、党报和政府网站上公开,同时将群众举报环境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逐一列表,方便公众查询。
最终,这些群众举报问题的办理情况要在10日内反馈给督察组,特别是其中一些标有“*”的重点案件,必须要以纸质报告的形式说明案件的办理情况、调查内容、解决办法等。督察组对此还要进行审核,有问题的案件会打回去重新办理。
总之,不管是来信还是来电,都是向督察组反馈问题的有效方式。您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提前梳理好内容,突出关键信息,然后在督察组进驻的时间内,通过值班电话和邮政信箱进行举报。举报一旦被受理,督察组都会“一跟到底”。
原标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来了,如何举报?